茶余饭后浅谈中国象棋理论之
行棋原理(三)
前篇文章探讨了行棋中,特别是组织多兵种联攻,实施战役战术进程中,子力间的"五行”配伍的必要性。本文想探讨子力间五行配伍中的关键或要领。
其实许多棋手都有一套多子力组合战斗的基础技术,都懂得“飞刀”的实施在攻杀中的有效作用,在实战中经常运用。但是有些棋手仅仅“知其然”。就像中学生背会不少诗词,记住许多的成语一样,在文章中却不能运用自如。棋手记忆了很多的“飞刀”与攻杀技巧,但往往实战中很难用得上。因为你的对手,在每一步行棋中,都在针锋相对地制约你的目的与计划,使得行棋过程中形成的盘面态势,难以出现典型的用飞刀的局面。
如果我们知其“所以然”。深刻理解了子力间的“五行”配伍原理,并自觉地有意识运用,就不但能有时运用已掌握的“飞刀”,而且能临场改造旧式“飞刀”,创新新的“飞刀”与攻杀技能。这也是说,有理论支撑的技能技术(飞刀),比自发的、经验型的技能技术(飞刀)更有实用潜力,更有实际运动中的灵活性和自觉性,并有创新性。
我们有了子力间组合的五行配伍理论,必然五行学说原理就贯穿弈棋之中。五行配伍组合中实质上含有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内容,与唯物辩证法icon对立统一icon学说有共同点,它们都能从某方面相对接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运动规律,如此研究象棋艺术,我们才能把象棋艺术理论提高到哲学与现代科学的高度。
弈棋过程中组织多子力配伍联动,进而形式“飞刀”或入杀定式,要明确五行配伍中的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,才能把各子力之间的功能力量作正确的评估,做到有的放矢,正确掌握行棋顺序,达到预期。比如厨艺中的五味调和离不了盐,盐的量就是主要矛盾,俗语讲,好厨师耍的一把盐。中药配伍中有君、臣、佐、使理论,六味地黄丸icon中地黄icon就是君,就是主要矛盾,它起决定性地作用。
弈棋中海底捞月的飞刀定式,主要矛盾就是车占中线。铁门栓icon杀法中,架中炮是必需,是主要矛盾,肋车是关键,出将是助杀。卧槽马的杀招中,若有肋道的前车后炮配伍,方能形成绝杀。中局盘面中有丰富的战役战术的应用事例,其中子力配伍中的主要矛盾,主要矛盾方面,以及解决问题和达到预期的方法技能数不胜数,但都呼合和遵循“五行配伍”的原理。
我们在对弈过程中,无论实施C、D(中局)阶段的战役战术,还是E、F(残局)阶段的搏杀战斗,在组织子力合理五行配伍时,还要能抓住盘面态势中子力间配合的主要矛盾,抓住解决当前问题的关键,才能实现战役、战术、战斗的预期,立于不败之地。
2020.10.19.下午